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

從歷史看共產黨的認受性


  儘管中國共產黨早於一九二一年已經建立,但真正崛起的時候卻是在二戰時期。日本侵華不單破壞了國民黨的財政和政治支持的主要來源外,也讓原來被國民黨圍剿的共產黨相對的有了休養生息的時機。

  而且在人民的支持上,因國民黨起先主張不抵抗主義,認為要「先安內後攘外」,把共產黨消滅後再抗日,引起國人的反感。相比之下,共產黨就抗日姿態就成了民族主義的象徵,在當年民族主義高漲的情況下是重要的政治資本。

  此外,日本侵略者雖然能進入城市,卻沒有足夠的人力對農村作有效的控制,這給共產黨遊擊隊得以走出偏遠的陝西,而在廣大的華北和華中的農村地區進行活動。這不單單讓共產黨在農村建立起逐漸增強的政治與軍事中心外,亦讓共產黨得以在農村宣傳土地改革綱領,爭取了農民的支持。

  所以在建國初期,共產黨不單代表了烏托邦式的社會主義,還是民族主義的化身,人民意識上大都支持。

  另外在政績方面,共產黨也的確成功做到某些過往的政權失敗的事。例如在國民黨治下的城市,吸毒等問題非常嚴重,但共產政權成功於兩年內便成功解決了持續了近兩個世紀的問題。其他政績如驅逐外國人(對當年民族主義盛行的國人們相當振奮),還有其他的土地改革和經濟發展等等,都讓大部份國人認同新政權是實幹的。

 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,帶有理想色彩的社會主義就慢慢在國人的心中凋謝。先是於第一個五年計劃後,雖然表面上看來是在向共產理想進發當中。但細心分析卻發現城市與農村的差距逐漸擴大,甚至可以說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果就是依靠剝削農村所得來的,這與共產黨一直提倡的烏托邦反而好像越來越遠。

  而且在大躍進失敗,大量平民餓死於饑荒以後,在國人心中的共產主義理想已經相當脆弱。接著在之後的文化大革命,雖然在途中國人的革命情緒高漲(尤其是年輕一輩),但卻令中國陷入了多年的混亂之中,年輕一輩也有因模仿「長征」走到偏遠地區,見識到中國的貧困。結果在文革熱情過後,「革命萬歲、革命死了」,國人已經厭倦在政治上的爭吵,轉而希望在較實際(如經濟)的範疇中發展。可以說從此之後,國人對共產烏托邦的理想幻滅;也就是說共產黨的意識形態不再被認同,造成了政權認受性的危機。

  結果到了鄧小平的年代推行市場化,全力發展經濟,這正好是大多數國人的意願。鄧甚至說「社會主義的目標就是使國家繁榮富強。」,這某程度上已經否定了中國要走向社會主義的方向,而轉向推薦民族主義。中共努力的將黨與國變得不可分割,使自己成為民族主義的化身,爭取民眾的認同。近年中共重新推崇儒家主義便是一例,這一來可以挑起國人的民族意識,令國人回憶起國家也有值得自豪的事;二來可以多少填補失落共產理想後的意識真空。

個人推測:

  仔細細看的話,便會發現現今中國是一個很像封建制度的現代社會架構。而之所以會形成這種架構,其中一個重點是中國人的傳統思想:只要在上位者不太壓迫他們,而又能夠豐衣足食時,那就能夠忍受現今的在位者。而且從日本、南韓、星加坡第國家的現代化經驗作參加,令新權威主義(現代化經濟發展必然地、特別是在涉及控制大眾和管束勞動群眾方面,需要一個強大的國家與強有力且開明的領導人)在中國內地可說是頗受支持。這從根本上支持中國維持近似現在的政體。

  而且就算對現在的政治有所不滿,一來可以用資訊管制來控制消息的傳遞,使一些反對聲音難成氣候;再加上近代軍事發展成熟,人民近乎不可能進行革命,頂多會出現一些政變,而這也是中期內不太可能於中國發生的(就算發生政治架構大概也難以改變)。

  從此看來,中國將會繼續維持一黨專政、強大政府的模式,也不會推行像西方社會般的民主政體,一來共產黨根本不願意這麼做,二來國人也如上面的分析一般,對現在的模式並沒有那麼的厭惡。但始終高壓管治這是有危機的,固中共應會繼續表現一種親民的形象(如溫總到災區視察時的表現,某些受關注的判決會受輿論影響等等),就像歷史中一個施德政的皇朝一樣。法制也應該會越趨完善,但在關鍵的判決時也可能會「以情治國」而非「以法治國」。說到底,也就是現代版的古代朝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